MRP、MRPⅡ和ERP,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的不同階段。MRP主要對製造環節中的物流進行管理,使企業達到「既要保證生產又要控制庫存」的目的;而MRPⅡ則集成了物流和資金流,將人、財、物、時間等各種資源進行周密計劃,合理利用,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1990年代美國的 Gartner Group Inc.公司正式提出企業資源規劃(ERP)一詞,成為繼1970年代物料需求計劃(MRP)、1980年代製造資源規劃(MRP II)後,當今企業做為內部資源規劃與管理之主要信息應用系統。到了2000年,Gartner Group Inc.公司又率先推出二代企業資源規劃(ERM/ERP II)的理念,作為跨公司(inter-enterprise)之間,協同作業(collaborative operation)和財務程序之規劃和資源之整合。將供應鏈、企業業務流程和信息流程都囊括其中。由於ERM的概念流傳最廣,現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代名詞。
所謂企業資源管理(Enterprise Resource Management, ERM),乃是一種企業再造的解決方法。就是藉由信息科技的協助,對企業的組織、制度與作業流程重新加以規劃,朝著合理化與效率化的要求以達成組織減肥、作業整合的目的。對內而言,整合企業體之多元資源,透過系統的最佳規劃與分配以達資源之有效應用;對外而言,透過網絡與系統來有效結合客戶與供貨商形成水平或垂直整合成虛擬企業之全球競爭實體。
企業資源管理(ERM)的模式是建基於企業資源規劃(ERP)並進一步擴展至企業在供應鏈及價值鏈上的位置。從技術上來說,包括了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及其他圍繞ERP系統所出現的各個模組的功能活動,即管理、決策、培訓、文件存盤、溝通、人事等等。企業資源管理(ERM)方案增強公司改善內部效率及數據自動化的能力,提升公司對後勤功能的控制,並幫助分享客戶、產品、競爭對手及市場資訊。
更多資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